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米乐唐轮台,今何在

米乐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在唐代诗人岑参笔下,千年前,天山的雪仿佛总是下个不停,以至于常被诗人提及的“轮台”具体方位,似乎也被“雪藏”。   唐轮台,今何在?这一问题历来备受后世关注,跨越千年,如今,随着被学界普遍认为是唐代轮台县遗址的乌拉泊古城向公众开放,再度引发各界对唐轮台的瞩目,也使蕴含其中延续千年的中华文脉重新焕发光彩。   乌拉泊古城全貌,远处水域为乌拉泊水库。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白志强 摄   天山脚下的乌拉泊古城,是乌鲁木齐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址,目前,当地文物行政部门以及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针对古城的相关保护利用工作已全面铺开。这座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重要文化遗存,经受岁月洗礼千年,正逐渐向世人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展现守边将士纵马沙场的家国情怀,揭示历史上中央政权管辖西域的治理脉络,诉说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   扑朔迷离的“烂城子”   俯瞰亚欧大陆腹心,在“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乌鲁木齐的陆上交通线日夜川流不息,一列列满载祖国各地商品的中欧班列轰轰驶来,稍作停留后向西奔腾出境,沿途不时与返回班列擦肩而过;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集装箱货车络绎不绝进入各集结点,又如漫天繁星散向四方。从机场频频升起的一架架客机、 货机,在晴朗天空划出一道道白色尾迹云,指向世界各地。   今天在乌鲁木齐奏响的“亚欧黄金通道交响曲”,是千年丝绸之路在新时代再续辉煌的生动演绎,也是悠悠中华文脉在此绵延赓续的历史回响。   新疆“三山夹两盆”地形中,天山居中,分隔开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和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历史上,天山以南以农耕为主的绿洲文明,与天山以北的草原游牧文明,借助纵贯天山的蜿蜒峡谷,沟通互动,交流互鉴,形成东联西出、南北通达的发达交通网络。   乌鲁木齐,自古是连接东疆、北疆、南疆的交通枢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古城遗址均为唐代始建,包括今乌鲁木齐东北部米东区的米泉下沙河古城遗址,以及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遗址。   其中,乌拉泊古城地理方位的重要性格外凸显,这里扼守从乌鲁木齐前往南疆、东疆的必经之地,向东南可由白水涧道到达唐代西州(今吐鲁番),向西南可至塔里木盆地,向东则可达唐代庭州(今吉木萨尔)。同时,在乌拉泊古城以东、以南、以西等周边地带,还发现多座烽火台,对古城形成拱卫之势。   正因如此,对乌拉泊古城的研究,很早就进入学界视野。   从乌鲁木齐出发,沿314国道一路向南,不到一小时车程,就来到当地一个名叫乌拉泊村的地方。在一块东南紧临天山山麓的大片平地上,乌拉泊古城静静屹立在这里。   这座古城略呈方形,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450米,周长约2000米。城垣基本完好。向上仰望,虽然经过千余年自然侵蚀,破损严重的城墙残高仍有两层楼高,角楼、马面等残垣遗迹犹存。   据当地老人流传下来的说法,晚清时此城已破败,无人居住,当地人称之为“烂城子”。民国时,有外国人进到古城内挖掘多日,并将带不走的陶器就地砸烂。后来,还有人在古城里引渠种地,私挖滥采,圈养牲畜。   20世纪80年代前后,新疆大学地理系教授林必成结合史料及古城所在地理位置最先提出,这座古城是唐代轮台县遗址。   1982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曾在此进行短暂试掘,出土过陶罐、石磨盘等物。   此后,因诸多原因,对乌拉泊古城的考古发掘工作没再继续。而历史学等研究领域对其研究探讨却逐渐掀起热潮。   国内专家学者纷纷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提供支持乌拉泊古城是唐代轮台县遗址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疆考古领域权威专家陈戈专门撰文,详细比较与唐代轮台相关的米泉古城、昌吉古城、乌拉泊古城等古城的规模、构筑方法、形制结构及出土遗物,通过更具说服力的论证,确认乌拉泊古城就是唐轮台,成为学界广为认同的主流观点。   同时,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唐轮台县所在并非乌拉泊古城,有的说在乌鲁木齐米泉破城子遗址,有的说在昌吉古城等。   尽管说法不一,不过综合各方研究,相关学者基本都判定唐轮台在今乌鲁木齐或其周边地区,只是具体地点有所不同,有待新的资料出现,推进相关研究进一步展开。   虽然学术疑云犹存,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01年乌拉泊古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曾一度遭人为破坏的古城得到有效保护。   走出尘封,重放光彩   当地居民口中的一座“烂城子”,为何会引发各方关注?这可以从史料典籍中寻找蛛丝马迹。   据史书记载,公元640年唐朝设立庭州(今吉木萨尔)以后,先后设金满、蒲类、轮台三县,实行州、县两级行政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中央的政令;公元702年升为北庭都护府。   根据《新唐书·西域传》的描述,公元719年,唐玄宗下令向丝绸之路商户征税。其中特令,“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   结合相关史料分析,专家认为,唐朝允许在北庭附近的轮台,向往来丝绸之路上的商户征税,既通过征税为北庭都护府提供财力支持,同时又确保了丝绸之路北道贸易顺畅和区域安宁,由此可见,唐轮台作为当时中央王朝有效治理西域一处建制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探索源流,寻脉历史。近年来,中央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提到重要高度,新疆持续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不断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   借着国家和新疆加大文化保护力度的“东风”,乌拉泊古城研究利用工作驶入快车道。   2024年9月,乌拉泊古城面向公众开放。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加大对乌拉泊古城规划编制、考古发掘、整体保护、阐释宣传、文化利用等指导协调工作力度,并加快推进古城整体性保护利用。   乌拉泊古城迎来一拨拨参观者,公众满怀兴致,通过实地观瞻,探寻这座唐代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   “乌拉泊古城是一座唐至元时期的重要遗址,现存规模宏大、规制完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市革命历史纪念地管理中心)馆长吐尔逊·克孜拜克说,这座古城是历代中央政权有效治理新疆的历史见证,对研究乌鲁木齐军事防御史、城建发展史、屯田史和赋税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开放后的乌拉泊古城,再度引发学界瞩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2018年起作为北庭故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率领团队负责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多年来,他的团队通过大量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不断理清天山北麓以北庭故城为核心的唐代北庭军镇体系有效管辖西域的历史脉络。   郭物告诉记者,如今坐落在天山北麓沿线的一系列遗址,包括北庭故城遗址、乌拉泊古城遗址、唐朝墩遗址等,历史上是维护中央王朝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堡垒。2018年起,国内考古界也对唐朝墩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专家确认该古城遗址是唐代庭州所辖的蒲类县县治。由此,目前除乌拉泊古城遗址未开展系统性考古发掘外,其余两座遗址与唐代北庭军镇体系的对应关系均已得到确认。   根据近年来考古领域获得的新发现,他赞同乌拉泊古城遗址就是唐代修建的轮台县县城。   “我们发现乌拉泊古城的城墙夯土和北庭故城内城一致,非常纯净,没有夯窝。同时,这个城外城的南北门,以及西南小城的门,和北庭城外城曲尺瓮城一致。此外,乌拉泊古城大小和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遗址非常接近,这一点符合唐代西域县城特点。”郭物说,种种迹象显示,乌拉泊古城是唐代北庭军镇体系重要一环。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安福多次赴乌拉泊古城实地勘查。“唐朝非常重视西北边疆和天山廊道,在汉晋以来西域屯垦戍边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全新局面。”他认为,乌拉泊古城地理位置重要,再结合天山军防体系、适宜的收税地点等方面分析,唐代轮台城应为乌拉泊古城。   当然,唐代轮台城是不是乌拉泊古城所在,仍有待更多新的证据支撑。记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25年该所将启动对乌拉泊古城的系统考古发掘工作。“相信随着考古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乌拉泊古城的身份之谜将有望揭晓。”此项考古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   千古传诵的家国情怀   千百年来,随同乌拉泊古城坚固城墙一同留存的,还有脍炙人口的边塞诗。   作为唐代边塞诗人杰出代表,岑参围绕西域风物,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传诵千年的优美诗篇,笔下更是多次提及西域地名“轮台”。如“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等。   其中,最能体现“轮台”地理风貌的作品,莫过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曾两次到西域,第一次是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第二次则入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军幕,为判官,在北庭待了三年。   后人研究发现,岑参笔下的“轮台”,多指代北庭,有时却又并不具指特定地点,成了不断变动的地理概念。   “轮台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中延续时间最长、内涵最为丰富的西域意象之一。”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吴华峰指出,从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凿空,大量西域元素涌入文学创作中,“轮台”是其中一个典型。   单从地名看,历史上轮台曾有两处,一处为汉轮台,位于今新疆轮台县;唐代设轮台县时,“取汉轮台为名”,只不过地点从南疆移到了天山以北。   吴华峰认为,在文学语境当中,尽管汉轮台自汉武帝时已不复存在,但“轮台”因具有独特地理特征与深厚历史底蕴,仍被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记忆,在古典诗歌中重获生命,贯穿于历朝历代的诗作。   “南宋陆游晚年僵卧孤村之际,仍然情不自禁地‘尚思为国戍轮台’,点缀在浓厚家国情怀中的轮台意象,将中国古代诗歌以轮台代指西北边塞的艺术表达推向了高潮,千载之下,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吴华峰说,到了清代,清人喜用轮台代指乌鲁木齐,一批“轮台八景诗”应运而生。   他认为,不论汉轮台或唐轮台,历史实体的轮台可能消失,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轮台的重新建构,使隐于时间深处的轮台在文学与历史的交汇点重新焕发光彩,并在历代诗人的反复书写中,凝固成一座内蕴丰富的文化与心理坐标。   一定意义上来说,乌拉泊古城正是这样一座标记有中国人文化与心理坐标的文化遗存。   张安福表示,作为丝路重镇,乌拉泊古城是古代中央政府对天山走廊交通网络建设治理的缩影。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地区,都以天山走廊交通治理为依托,以屯垦戍边保障军政治理,探索出天山南北各民族人心凝聚和农牧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建构。   今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展开,乌拉泊古城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必将日渐清晰。   “乌拉泊古城不仅仅是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也是草原文明与绿洲文明荟萃的结晶,更是阐释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绝佳案例。”郭物说,期待古城的历史韵味与文化魅力早日呈现。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乌拉泊古城积极策划和推广各类文化活动,如历史讲座、文化展览等,让公众在参与中加深对古城的认识和理解,将乌拉泊古城打造成一个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地。”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伟成说。(记者 潘莹)
26 2025-01

米乐新春走基层丨江苏无锡:桃乡的年味有点甜

米乐  新华社南京1月19日电 题:江苏无锡:桃乡的年味有点甜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咚咚锵锵……”1月18日,江苏无锡“水蜜桃之乡”阳山镇山南头文化艺术村内锣鼓喧天、人头攒动,一场阳山年味市集吸引大批周边乡镇居民和外地游客。   市集摊位上,村民自制的麦饼、青团、年糕等小吃琳琅满目,更有桃胶肘子、桃胶银耳羹等阳山特色菜肴吸引食客驻足品尝。现场还有阳山马灯、桃花旦、腰鼓舞等民俗表演,让人感受浓浓乡村年味。   住在无锡市区的姚乐乐带着10岁的儿子一大早赶到阳山,和父母一起准备摊位,售卖自制的咸肉、桃胶、萝卜丝饼等美食。“我爸妈是地道阳山桃农,现在种桃收入还可以。”姚乐乐说,儿子一放寒假就要来凑乡村市集的热闹。“他摘桃、采桃胶都会,特别喜欢阳山的田园风光。”   姚乐乐的家乡因“一条桃路走到底”,有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去年阳山水蜜桃产量达3.5万吨,产值接近10亿元,整个桃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   除了传统种桃、售桃,阳山还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项目。记者在年味市集周边发现,多家咖啡馆、特色民宿、美术馆等现代休闲空间,吸引大量村民和游客“打卡”。   “95后”游客高单在年味市集一顿“逛吃”后,走进当地的众象美术馆,体验非遗“纳福”雅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阳山市集,兼具乡土传统特色和人文气息,很适合年轻人来逛。等春天桃花盛开或是夏日蜜桃成熟,我一定会再来阳山深度游体验下。”高单说。   游桃林、访桃人、听桃事、品桃诗,外地游客不仅可以在阳山体验桃文化,还能吃农家饭、住农舍、干农活,全方位感受桃乡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记者了解到,去年阳山接待游客超230万人次。   “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有很多村民、游客来喝喝咖啡、看看书,店内人气很旺。”阳山一家网红咖啡店店长万佳炜说,他们特意开发多款水蜜桃主题的咖啡饮品、甜品等,深受顾客欢迎。“今年春节我们不打烊,希望游客在阳山感受到乡村的活力和魅力。”他说。   “阳山的年味不仅是舌尖上的甜蜜,更是村民丰收致富的喜悦、游客流连忘返的满足、乡村振兴结出的累累硕果。”无锡阳山旅游度假区负责人说,未来当地将继续通过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桃文旅+”复合型产品业态,让一颗蜜桃在阳山找到无限可能。
26 2025-01

米乐暖人心、聚人气、接地气——2025年春节文旅活动形式多样

米乐  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当前,过旅游年、过文化年已经成为新的年俗。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放假调休增至8天,群众出游热情更高,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一共是七大板块,27项主体活动。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色(1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春佳节临近,古城西安流光溢彩,灯火璀璨,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在丰富节日文旅供给方面,将推出惠民演出、非遗体验、文博展览等系列活动。   演员在2025年“群众村晚”喀什莎车专场上表演(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1月22日,演员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九龙湾湿地公园表演花船巡游。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在用心用情满足国内游客文旅需要的同时,也将丰富入境游产品,优化入境旅游服务。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看见中国、感受中国,与中国人民一起亲身体验春节的喜庆欢乐,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   1月14日,外国友人在银川市漫葡小镇观看演出。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在促进节日文旅消费方面,在1至2月持续开展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组织各支持机构推出形式多样的春节文旅消费惠民措施,激发消费活力,助力中小文旅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惠企乐民”。各地也将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消费场景和惠民措施。   1月14日,市民在合乐城大润发超市挑选年货。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目前,“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已经在全国全面启动。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6 2025-01

米乐中国十七冶承建含山县华瑞府项目首栋封顶

米乐  12月24日,中国十七冶承建的含山县华瑞府项目首栋单体G1楼主体结构工程封顶。   开工以来,项目团队紧盯工期节点,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抓好安全、质量和环保管控,持续优化施工方案,调配优质资源,组织穿插施工,顺利完成首栋单体封顶目标。   华瑞府项目是含山县“四合一”重点民生工程,地处凌家滩路以北,胡岭路(规划)以东,占地75.48亩,总建筑面积107899.5平方米,包括13栋住宅楼、2栋商业楼、门卫室、物业用房、社区用房、配电房、地下车库及小区内部附属配套工程等。项目落成后可安置733户居民,将为含山县安置居民提供可靠的住房保障。(范梦民)  
26 2025-01

最新动态

米乐广告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会议策划、会议设备、灯光音响设备提供、演艺资源,展览搭建制作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服务热线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弘阳时代中心二期4栋1413
邮箱:
149465113@qq.com

官方手机站

官方手机站

微信业务咨询

微信业务咨询

Copyright ©  2021 南京米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蜀ICP备202301471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