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米乐五年一次,在成都市美术馆,看全国最高水平的漫画

米乐7月30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连环画、年画、宣传画、插图、漫画作品展”在成都市美术馆隆重开幕。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美术界最权威、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每五年举办一次,自1949年至今已举办到第14届。

展览现场的年画作品

本次展出的五大类作品分为五个独立的展陈单元,在成都美术馆A区一楼、负一楼共七个展厅中呈现。据四川省美协秘书长龚仁军介绍:本届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371件/组综合画种作品,“如果是按单幅作品数量来计算的话,差不多有接近2万张。”他说,“经评选后,共有309件/组作品入选,也就是今天在展览现场呈现给大家的这部分,其中包括进京作品56件/组。”

展览现场的漫画单元

龚仁军对本次展览的评价是: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十分精良,充分体现了创作者们对新时代的体验和感悟。“许多年轻的艺术家表现出色,他们对社会有敏锐的观察,笔下有过硬的技法,创作出的画面很有艺术感染力,时代感鲜明。”他说。

在本次展出的五大类作品中,漫画单元格外吸引人。

漫画是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重要画种,其社会传播之广、影响力之大、受众面之多,是其他绘画形式不能与之相比肩的。因为漫画天生就有鲜明的新闻性、批判性和幽默性特色,使其在艺术性之外还具备社会价值,是折射时代面貌的重要表现手法。

此次展出的部分漫画

然而,以报刊杂志为主要载体的漫画,近年来也随着纸质媒体的蜕变而渐渐淡出了大众视线。所以,本次在成都市美术馆展出的这批漫画,更显得格外珍贵有趣。

艺术家们灵活运用各种创作媒介——素描、水彩、水墨、版画——描画着自己对当下社会生活各个角度的观察:从基层工作到旅游大妈,从生态保护到亲子关系,从直播打卡到网红经济……时代气息强烈而鲜活。

此次展出的部分漫画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漫画都反映了移动互联网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纷纷去开了直播;想卖牛角和牛黄的黄牛也不得不贴出收款码;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将自己一生中用过的多代手机镶嵌在墙上作为纪念;排队看病的患者们个个低头看手机,唯一一个站直了的是盲人……

这些漫画不仅幽默犀利,也同样令人感动,它们传递给观众一个信息:你并不孤独,艺术家们一直在认真观察和思考着我们的生活。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摄影报道 编辑 曾琦

01 2024-08

米乐回味世博演出,上海世博演艺资源再利用

米乐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举办了超过两万多场文化演艺活动,这让上海成为了当时的“全球演艺中心”。历经八年,世博会期间累积的演艺资源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本将再次得到利用。

11月15日,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G)、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世博发展集团、上海文广演艺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启动了“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旨在重新发掘和整理世博演艺的文化资本,并逐步建立一个以世博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平台。届时,上海市民将可通过免费预约走进剧院,重温“世博2010”。

“回味”世博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的184天,一共上演了1172台节目,演出场次共计22925场,吸引观众共计3400万人次。

这2万多场演出中,既有费城交响乐团、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等世界级艺术团体的表演,也有独具特色的日本文乐木偶、非洲布隆迪大鼓等表演。国内6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756名传承人的表演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元素”。这些演出共同培育了上海世博会的文化底蕴,并在后世博时代发挥着文化影响力。

摄影:祖忠人

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起舞剧《朱鹮》创作的灵感,就来自于他在世博会参观以“朱鹮”为主题的日本馆的经历。舞剧《朱鹮》从2010年世博会开始,经历了四年的创作,2014年至今共在国内外巡演了200余场,还参加了2017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阿斯塔纳世博会的表演项目。

舞剧《朱鹮》剧照

另一位受到世博会影响的是世博会“百名优秀志愿者”之一的金晨,在世博会结束后从事了舞台演出相关工作的她这样描述世博会对自己的影响:“当时的我正在人生转折期的大四,在世博会做志愿者的经历让我选择了离舞台很近的行业,也为我成为舞台导演的梦想带来了精神力量。”

从产业角度来看,上海在对接国际文化资源、汇聚全国创意、整合上海文化行业优势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形成了一个包括演艺资源、国别文化研究等在内的“国际演艺资源数据库”。作为世博会的后续效应,这些也推动了上海演艺产业格局的整合和发展。

在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背景下,如何盘活和利用这些世博会留下的文化资源,发挥其最大效应,成为了一个新的命题。

世博演艺资源再利用

作为这次挖掘和整合计划的开端,与世博演艺有关的视频影像资料整理目前已在进行中。SMG重新整理的《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晚会》的高清影像也将于11月16日在美琪大戏院放映。

12月上旬,主办方还将通过版权引进,放映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3D版舞剧《胡桃夹子》。由M.珀蒂帕编剧、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胡桃夹子》于1892年12月18日在圣彼得堡首演,它取材于德国浪漫主义作家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并参照了法国作家大仲马根据原作改编的剧本。作为俄国古典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胡桃夹子》在西方被誉为家喻户晓的“圣诞芭蕾”。

舞剧《胡桃夹子》剧照

主办方还将联系曾经参与世博会演出的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将他们现场演出影像资料进行版权引进。包括“2016至2018年柏林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郎朗:皇家阿尔伯特音乐会”、“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75周年纪念音乐会”、“谭盾歌剧《秦始皇》”、“加拿大太阳马戏”等在内的演出作品,都将陆续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进行放映。

此外,“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将与“文化上海云”合作,通过预约制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观众扫描二维码进入“文化上海云”的活动详情页面,接着填写个人信息、完成预约报名后就有机会走进剧院,分享世博艺术。主办方还设计了通过专家导赏的“演艺+”形式,为观众讲述演出台前幕后的故事,分享演出相关的艺术历史。

世博会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省略号。在后世博时代,要让世博演艺资源成为上海文化的一部分,也许还道路长远。

01 2024-08

米乐他用18个月制作3把吉他,又在景德镇搭建了个文艺乌托邦

米乐今日人物:张翼飞

琴痴,爱折腾,制造乌托邦

◆ ◆ ◆

“无论是乐队、艺术空间、音乐节都是亏钱的。比如办了四次的音乐节,每一次都免门票,而且也有几家合作商来洽谈过,但都被老张婉拒了。”

◆ ◆ ◆

提起现实中的乌托邦,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算一个,曾经的北京树村算一个,还没变成知名旅游景点的大理也算一个。这些地方聚集着一群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人,以精神文明对抗着物质社会。

今天海盗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试图在小城景德镇构建乌托邦的人。

他二十年前开始玩摇滚,是《我爱摇滚乐》的创刊者之一,与音乐相关的事情他基本都做过:弹琴、写歌、组乐队、教吉他、写乐评、开Livehouse、办音乐节,甚至是亲手制作吉他。而且每一件都不是浅尝辄止,大部分也都坚持到了现在。

三把老张做的手工吉他

他叫张翼飞,大家习惯称他为老张。为了加深印象,你也可以叫他张飞,或者张翼德。

老张很开朗,和他交谈你一不会有任何压力。这或许是因为他拥有一顶摇滚圈第二有名的帽子,去哪都会带着它。(第一当然是老崔的五星帽)

◆ ◆ ◆

出生在航天大院的文艺青年

南方人却讲着一口东北口音

老张出生在1975年的航天大院,父母都是昌河飞机制造厂的职工。

这个全国最重要的直升机制造厂早期从东北迁到了景德镇,所以老张这个南方人从小就有一股东北老爷们的口音,以至于之后去北方巡演,台下的观众都以为他是自己屯里的人。

型号:直八

之后老张在南京航空航天上大学,也算是做好了子承父业的准备,无奈在学校爱上了弹琴、写诗,还组了人生第一支乐队。

于是他折腾的一生便开始了……

他1995年毕业回景德镇工作,次年便召集了小伙伴组了一支Grunge乐队,名叫“原子弹”,出过两张专辑,当时还是录在卡带上面的。

那时候他白天上班,晚上排练,空闲还会去各个地方巡演。

原子弹乐队

1999年在合肥体育馆

◆ ◆ ◆

参与《我爱摇滚乐》早期创办

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的另类滚青

1999年,老张来到了石家庄,参与了《我爱摇滚乐》的创办。那时候编辑加发行一共10人不到,他在其中除了写乐评,主要负责诗歌专栏。

可能是长在航天大院的关系,老张虽然是个十足的摇滚青年,但抽烟、喝酒、熬夜这类的坏习惯完全没有。任凭周围的人再怎么用二手烟勾引他,他就是不来劲。

“爱摇”创刊号

所以那时候在“爱摇”,老张白天工作,而到了晚上,其他习惯熬夜的人便接他的班,形成了天然的“倒班”。大家有什么讯息会写在小字条上相互交流,十分有趣。

老张说:“那时候所有的人的热情特别高涨,就像在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一样。第一期从制作完成到发行经历了半年时间,那时候审查很严。”

大半年后,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老张不得不离开石家庄。之后他又在网上参与了“爱摇”的编辑一年多,累计为杂志写下了数万字。

老张在“爱摇”上刊登过的照片

◆ ◆ ◆

做了三把手工吉他的琴痴

从垃圾到民谣再到后摇

时间到了2005年,在老张30岁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辞了工作全职做音乐。

“30岁是人生的一个坎,这个时候你必须明确这辈子你要什么,其他东西该放弃的就放弃。”

辞职之后,老张开始疯狂地练习吉他,简直到了痴狂的程度。他也研究效果器以及吉他硬件,甚至模仿国外的品牌,手工做了三把电吉他。

那时候因为做吉他的木料中国没有,他就假装成木材代理商去和供应商骗来了一些外国货。那三把琴并没有用完所有的原料,直到现在,他家里还有一些木头。

现在这三把琴,一把送了人,还有两把珍藏在他自己家里。

老张说,虽然他的电吉他演奏技术没法和大师们比,但是他对吉他本身的结构颇有研究,包括效果器,所以在音色把握方面他还是很有心得。

2007年的老张

这个时候,“原子弹”乐队已更名成“南方小镇”,老张也不再是那个热血澎湃的摇滚青年了,音乐越来越偏向于平静的思考,崇尚极简主义,风格偏向民谣。

2012年老张又与一位女生组了一支偏后摇的乐队,叫做“景德镇文艺复兴”。两支乐队同时存在,也经常放在一起宣传,但成员除了老张无任何交集。

“南方小镇”较传统,“景德镇文艺复兴”通过简单的乐器呈现唯美的画面,偏实验和氛围。

景德镇文艺复兴乐队

看到这里,你一定认为老张的一生真是够精彩的了。但以上这些加起来还是1.0版的老张,如今的他还有一个“制造乌托邦”的大计划,并且已经进展到了不错的程度。

◆ ◆ ◆

扛起景德镇文艺复兴大旗

不求回报的理想主义者

景德镇文艺复兴乐队的名称来自于一家名为文艺复兴的艺术空间。

这个空间楼上楼下加起来180平米。你很难定义它具体是什么,它就好比是老张的孩子,是一个独立于现代社会之外的文艺青年聚集地。

它也像老张歌里唱的那一面镜子,你爱看演出它就是Livehouse,你爱喝酒它就是酒吧,你爱看电影它就是放映厅,你爱看书它就是图书馆,你爱诗歌它就是诗社……

除此之外,以这个空间为原点辐射出了很多“文艺复兴”的项目。比如已经办了四次的音乐节,还有与当地陶瓷文化相结合的泼泥节。

与老张聊到这里,我打心眼佩服这个40岁的中年男人。“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他用这忙碌的二十年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但之后他的另一番话却令我沉默良久……

无论是乐队、艺术空间、音乐节都是亏钱的。比如办了四次的音乐节,每一次都免门票,而且也有几家合作商来洽谈过,但都被老张婉拒了。

“每场最少都要贴个几万块。”老张说,这些年他都靠自己的吉他教学来弥补经济缺口。

2013年杭州酒球会

我简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老张感受到了我的疑惑,接着说道:“这没什么,比如教琴其实我真是乐在其中,现在乐队里很多人也都是我的学生。再比如办办音乐节,我们请的音乐人都很支持啊!比如钟立风,除了报销交通费外他没有要过一分钱。”

2015年 北京MAO Livehouse

“做任何事情我都想尽可能做纯粹了。我的家人也非常理解我,从来没因为经济问题给我压力。而且现阶段并不是求回报的时候,我是有长远战略目标的。”

说到这他咧开嘴笑了,我也跟着傻傻地笑了,也许这就是完美的生活。中国的世外桃源,西方的乌托邦也不过如此。(完)

原创文章,作者:天才小海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1 2024-08

米乐中国最火爆的美术馆,网友:神一般的存在

米乐当美术馆变身海滩、工厂、

老剧院、游乐场、元宇宙城市,会发生什么?

6月末,当下最受国际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曹斐的个展“潮汐宙合”

登陆上海浦东美术馆,

汇集其近30年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品,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打卡热潮——

“太酷了,可以玩一整天!”

曹斐“潮汐宙合”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

随着曹斐个展的开幕,

浦东美术馆也进入满馆满展的状态,个个重磅:

与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合作的

包含戈雅、提香、鲁本斯等大师的油画真迹展,

与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合作的

超现实主义100周年特展,

还有艺术家徐冰的大型装置“引力剧场”。

浦东美术馆同时期还有3场艺术展览/装置,个个重磅

一条第一时间探访了展览现场,

并与浦东美术馆馆长李旻坤聊了聊

美术馆的新玩法,及艺术对城市的意义。

“美术馆应该是一个愉快的地方,

吸引大家来靠近艺术,再共同去创造艺术。”

曹斐(左)与仁科(右)在展览现场

走进曹斐“潮汐宙合”的现场,第一眼便知这不是一场寻常的艺术展览:有人躺在沙滩椅上晒太阳,有人在玩游戏机,有人坐在健身球上、泡沫池里欣赏作品……

“当你用不同的姿势去看东西的时候,心态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换个姿势,也许就能打破对艺术的膜拜感。我想让不同年纪的人在这个展览里玩起来。”曹斐如是解释。

她是当下最受国际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也是首位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主要从事影像艺术创作,用超现实的手法,记录着时代巨变下的中国城市和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

门口的大章鱼与科幻感十足的入口,似乎在告诉观者,“游戏刚刚开始”

此次虽是曹斐的中期回顾展,却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脉络”去规划。“整个展厅变成了一个时光隧道加迷宫,没有固定的动线。入口有四扇一模一样的门,给观众做了一个选择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浦东美术馆馆长李旻坤告诉我们。

正对东方明珠的望远镜内也播放着曹斐的作品“人民城寨”

向右转,东方明珠之下,是早在“元宇宙”诞生前的2007年,曹斐构建的虚拟城市“人民城寨”,这也被公认为最早在虚拟现实中创作的艺术项目。

曹斐化身“中国·翠西(China Tracy)”,每天8小时以化身身份在线上生活了长达5年:去纽约、威尼斯看风景,走进酒吧与不同的人聊天,体验各种小众文化,甚至恋爱、生子……

曹斐在“人民城寨”里发生的爱情故事,在作品《我·镜》中铺开

这是一个反映中国建筑和城市发展状况的“山寨”版城市,有城中村、烂尾楼,也有东方明珠、鸟巢这些标志性建筑。“曹斐事先并不知道那个位置是对着东方明珠的,只是把它设计在那边,就好像冥冥之中注定一样,真实与虚拟的世界在此交汇。”

向左转,则进入一间“物流工厂”,随处可见堆到天花板的快递箱,装着货物的三轮电动车,还有“双十一”促销海报。从改革开放前沿“珠三角”的“世界工厂”,到如今高度自动化的物流仓库,再到新型农业中的“无人化”,讲述着人类在不同时代的生产中的变化。

《谁的乌托邦》2006年

2006年,曹斐前往西门子旗下欧司朗灯泡厂的一个车间驻地,花半年时间拍摄下了代表作《谁的乌托邦》。

她深入了解工人们的背景、爱好,将工厂里爱文艺的人集合在一起,有人跳孔雀舞、芭蕾,有人表演太极,有人拨弄着电吉他……当压抑的车间变身舞台、剧场,流水线上一个个鲜活的人开始出现:他们是谁?他们的梦想又是什么?

《亚洲一号》2018年

10多年后,敏锐的曹斐感受到,“人工智能(AI)”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人“消失”了的工厂,推动她在2018年创作《亚洲一号》。

在全亚洲最大的物流分拣仓库“亚洲一号”里,男女主角是仅有的人类,因孤独及简单重复的工厂生活而暗生情愫,此外还有另一位机器人,三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微妙和复杂。

《疾飞(暂定名)》2024年(进行中)

时间流转到现在,曹斐正在进行中的项目《疾飞(暂定名)》则聚焦年轻的“新农人”——他们大多是大学毕业,拿着ipad下田,操作无人机耕作,让人重新思考科技与人、土地、传统之间的关系。

顺着“展览继续”的霓虹灯再往里走,观众可以在健身球上、瑜伽垫上、泡沫池里,换个姿势欣赏作品。展厅的画风也变得赛博朋克,展现了2022年“元宇宙”概念盛行后曹斐对虚拟世界的“重新思考”。

在复原的“红霞影剧院”中,观众可以在当年的老座椅,甚至怀旧KTV中欣赏作品

最后的展厅,则又将我们拉回到过去,探究被忽略的中国电子工业的历史,及背后一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命运。

2015年,曹斐偶然发现了坐落于北京酒仙桥的红霞影剧院,曾是生产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国营738厂的“工人俱乐部”。在近10年的时间里,她细致地挖掘着“红霞社区”的前世今生,并展开新的历史想象。

“红霞”项目中的长片《新星》(2019年)

“我们还原了红霞影剧院的场景,观众可以坐在当年的剧场座椅上观看这些作品。每个人都会觉得特别亲切,感慨时代的变迁,这当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走出来,面向黄浦江的镜厅被改造成海滩,沙滩椅、泡泡池、热带植物间,老旧的电视机播放着曹斐早期在家乡珠三角用手持DV拍摄的作品,其中出镜的不少都是她的朋友。

作为浦东美术馆首个影像与媒体艺术大展,这次展出的约50件影像作品,总时长超过8小时。“现在短视频非常地流行,生活节奏变快了,大家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看一些很长的东西。到美术馆来,我们希望给大家创造这样一个条件,去放松自己、放空自己,感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李旻坤说。

浦东美术馆位于黄浦江边、东方明珠旁的黄金地段

随着二楼曹斐个展的开幕,占地13000㎡的浦东美术馆也进入了满馆满展的状态,个个重磅。

与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合作的“光辉时代”展览现场

一楼和三楼,是与全球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合作的“光辉时代”。

不仅可以一窥与达·芬奇肩并肩同时创作的《蒙娜丽莎》,还有“现代主义之父”戈雅、巴洛克大师鲁本斯、“西方油画之父”提香、世界三大名画之一《宫娥》作者委拉斯开兹、毕加索的偶像格列柯等大师的69幅油画真迹,其中16幅第一次离开普拉多,全球仅浦东美术馆一站展出。

与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合作的“百年狂想”中的精彩展品

四楼是和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合作的“百年狂想”超现实主义100周年纪念展。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超现实主义影响了诺兰、高迪、Lady Gaga、周杰伦等无数的艺术家和创作者。

作为全球超现实主义收藏最多的场馆之一,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带来了达利、马格利特、贾科梅蒂等50余位大师的100多件世界级藏品,总价值超2.5亿英镑(合约22.7亿人民币),全部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徐冰《引力剧场》

而在高34.4米的中庭,则是著名艺术家徐冰特别为浦美定制的大型装置“引力剧场”。1600个金属材质的“英文方块字”被拉伸变形,“穿透”进底部的巨大镜面,如同一座环形“剧场”,引导着观者不断向上,寻找观看的“理想视角”。

在“引力剧场”中,还会举办小型音乐会、现代舞表演等活动,让观众更为沉浸式地感受艺术装置。

“观众可以把艺术的不同形式和体验全部串联起来,感受到艺术的变迁,也畅想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希望上达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达一二岁的小孩,不管是学艺术还是不学艺术的,都觉得这个馆里有ta所喜爱的那一个地方。”李旻坤告诉我们。

“美术馆不应该是一个很清高的地方,它应该是一个愉快的地方。不光可以来看展览,还可以看建筑、看风景、参加活动,很多种玩法。我们每天都要开放到晚上9点,也没有闭馆日,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有更多的人,愿意走到艺术场馆里边来。”

事实上,浦东美术馆自3年前开馆之初便备受瞩目。这块位于上海陆家嘴的核心地块面朝黄浦江,紧邻东方明珠,被昵称为“陆家嘴1排1座”,更请到建筑界“奥斯卡”——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得主让·努维尔设计打造。

建筑表层、地面与延伸至滨江的景观,都用山东的白麻大理石打磨;高18米的大玻璃幕墙随着每日光线的变化,倒映出一幅“流动”的画;室内马列维奇式点线面的空间组合,还有社交媒体上的爆款打卡点东方明珠窄窗……

为什么上海要将黄浦江边最后的黄金宝地留给艺术?一座美术馆,又能为城市和人民带去什么?李旻坤想到了在曹斐展览开幕式上碰见的一个女孩。

曹斐《谁的乌托邦》中的孔雀舞女孩

“她曾经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家里很穷,也没什么文化。但是曹斐到工厂做项目,她就被选中,跳了一段孔雀舞。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她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可以去走。后来她读了大学,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培训机构的校长了。”

“每个人都可能是因为艺术而让自己发生了改变,可能是些许的,也可能是巨大的,但是我相信一定是会让你变得更好的。”

“展览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真正要做的是通过展览吸引大家来靠近艺术,发现艺术,再共同去创造艺术。我希望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艺术人生。”

部分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曹斐工作室

01 2024-08

最新动态

米乐广告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会议策划、会议设备、灯光音响设备提供、演艺资源,展览搭建制作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服务热线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弘阳时代中心二期4栋1413
邮箱:
149465113@qq.com

官方手机站

官方手机站

微信业务咨询

微信业务咨询

Copyright ©  2021 南京米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蜀ICP备202301471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