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辞旧迎新之际,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人们在平凡烟火中追寻生活的美好。一系列新玩法、新业态,助推跨年迎新消费蓬勃生长,让人感受到中国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2025年1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元旦升国旗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国旗升起的庄严一刻。 看篝火晚会,听歌声悠扬。新年来临,陕西省延安市举办篝火音乐会、广场舞大赛、百人打腰鼓等一系列活动,用不一样的方式“点亮”2025,让市民游客在满满的仪式感中开开心心过新年。 与此同时,金延安旅游度假区还准备了一系列户外运动项目,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健康和快乐。 2024年12月31日,在哈尔滨,索菲亚梦幻光影秀正式亮相,被网友们点赞的“人造月亮”再次上线。 2024年12月27日,“渝见世界”2025迎新春国际游园会在重庆鹅岭公园隆重举行。“渝见世界”迎新春国际游园会旨在让外国友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春节的文化习俗,充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12月29日晚,《世纪破晓——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主义艺术展》在成都市美术馆亮相,四位先锋主义大师的86件珍贵作品与观众见面,带来一场新年的“文化盛宴”。 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云南昆明,为了迎接新年,剪纸艺人汪鑫目、段云丽用剪刀和一张张红纸,剪出浓浓新年喜庆,剪出温暖新年祝福。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朱一南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米乐 新华社南京1月1日电(记者邱冰清)“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1月1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该展通过500余件文献实物和60余幅图片,集中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南京大屠杀史料收集、研究和国际传播的主要成果。 展览汇集了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收集的珍贵资料,包括档案、日记、书信、录音带、录像带等。展出的大部分文献为首次公开展出,如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受害者、幸存者、目睹者登记表等。 展览从文献典藏、文献研究、文献传播三方面展开叙述。其中,“历史记忆:来自海内外的文献典藏”展示了300余件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的档案文献,重点展示了幸存者口述证言、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中外人士日记、加害方的自述和新闻报道等;“共同记忆:基于真相的文献研究”展出中外学者撰写或编纂的17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著作、普及读物、论文集、智库研究报告以及国家公祭主题出版物等;“世界记忆:面向全球的文献传播”展示相关史料、史论的外译与国际传播。 据悉,该展览展期为3个月。
米乐 新华社台北1月2日电(记者陈君、谈昦玄)农历乙巳蛇年将近,台湾各地正积极筹备多彩灯会活动。 记者从2日举行的“2025台北灯节”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台北灯节将于2月2日至16日在台北西区正式开展,展览范围横跨捷运北门站至西门站一带。其中,“城市光廊”将于1月24日提前点亮,为台北增添过年的喜气,也吸引民众走春带动商圈人潮。 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说,今年灯节主题为“蛇来运转”,以多彩祥云环绕福蛇为视觉设计核心,将“圆满顺利”的新年祝福带给游客。展场所在的西门町是传统与潮流文化汇聚之地,主灯“福蛇豆豆”将设置在中山堂前广场。 策展方介绍,今年主灯设计突破传统,以缤纷色彩与几何图形构建蛇身图案,并融合灯光与特效,特别是灵动的蛇眼将为主灯秀增添更多趣味。这座结合历史文化与潮流元素的主灯,将为别具历史意义的台北中山堂注入时尚气息。 配合台北灯节举办,邻近商圈、宫庙纷纷响应,推出摄影比赛、灯谜擂台、灯海隧道等活动,希望以此展示台北独特城市魅力,为游客留下难忘记忆。 此外,2025台湾灯会将于2月12日至23日在桃园举办,以“光聚千塘串桃园”为主题,规划“主灯展演场”与“光的游戏场”两大展区。其中主灯“领航扬翼”以航行与飞翔为灵感,展现桃园的蓬勃活力。新北、台中、台南等多个县市也将举办系列灯会活动。
米乐 编者按: 这是中国最长的沿海公路,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东兴,南北纵横近20个纬度,串联起十个省份,全长近7000公里。 这是见证经济奇迹的公路,沿线自贸试验区林立,GDP总量排名前四的省份齐聚,更囊括跻身全球前列的世界级湾区…… 这是自带“诗和远方”属性的公路,从一望无际的壮阔海景,到宁静惬意的渔舟唱晚,从蔚蓝天空下涌动的金色麦浪,到白鹤飞过的万顷碧波…… 这就是228国道!它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更是对外开放之路、科技创新之路、文化传承之路、生态保护之路、乡村振兴之路…… 从辽宁丹东到广西东兴,这条国道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梦想,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腾飞。从9月3日起,我们沿着228国道的轨迹,记录祖国的壮美风光,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在深圳大芬村,陈剑华以画家的身份广为人知。然而,他的人生故事远不止于画布与颜料之间。 12月13日,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工作室,陈剑华在为自己制造的飞机安装零件。 12月13日,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工作室里,陈剑华在画画。 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大芬社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之一,有着“中国油画第一村”之称。目前村内共有大小画廊及门店1200余家,村内聚集油画从业人员约8000人。 2001年,自小习画的陈剑华来到深圳从事绘画行业,2008年开始扎根大芬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进行油画创作。 陈剑华制造的飞机完工并吊装下楼,准备送至大芬美术馆广场展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陈剑华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艺翔号”在测试场“首飞”(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在绘画领域渐有成就的陈剑华自小就有个关于天空的梦想。“小时候自己扎过一架飞机,虽然外壳都是纸糊的,但是放飞的时候飞了好远,也让我种下了飞行梦。”2010年,陈剑华接触到模拟飞行,逐渐掌握了飞行的基础理论和技能,随着学习更深入,他幼时的飞行梦又回来了,从航模起步,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造飞机。 12月13日,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工作室,陈剑华在绘制飞机图纸。 12月13日,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工作室,陈剑华在为自己制造的飞机安装零件。 在大芬村的工作室,他搭建起工作间,开始了造飞机之旅。从学习CAD制图到寻找合适材料搭建飞机骨架,从发动机调试到亲手设计飞机外观,他常常在工作间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2021年5月,他的第一架飞机“艺翔号”诞生。“艺和翔代表着我在画笔与机翼间的逐梦人生。”陈剑华说。 12月13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太阳山艺术中心,陈剑华(左)与同行交流。 12月13日,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工作室,陈剑华在电脑上绘制飞机图纸。 在好友的帮助下,陈剑华将飞机从工作室搬到测试场。坐进驾驶舱,加油、推杆、拉升……经过一段滑行,飞机的轮子逐渐离开地面,并开始贴地飞行。“虽然只飞了很短的距离,但飞起来那一刻心里真的无比激动,我成功了!”陈剑华说。 12月13日,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工作室,陈剑华在为自己制造的飞机安装零件。 陈剑华制造的飞机即将完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今天,陈剑华依然以绘画为主业,将造飞机当做兴趣爱好,还接到了订单,为企业定制一台农用水陆两栖飞机。一边是画室,一边是“机库”,这样的“硬核”跨界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陈剑华觉得,500多年前,达芬奇在手稿中描绘出了飞行器的概念,启发了人类的飞行梦,今天他也可以一直坚持飞行的梦想,永不停歇。 12月13日,陈剑华在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一家装裱相框店铺里选画框。 记者:江宏景、邵泽东、毛思倩